近年来,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以及食品消费意识的升级,既说明国家政策对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反映出消费者对饮食中功效成分和营养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新的功能性食品原料为这个市场的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要求,新的食品原料在上市前需经过国家卫健委的安全性评估,审批通过后方能应用于食品。近年来,新的功能性原料被不断开发应用。
例如,2021年的典型代表透明质酸钠。研究表明,透明质酸(玻尿酸)在促进修复、润滑关节、改善皮肤、保护胃肠道健康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功效,且口服易吸收。透明质酸钠是其钠盐形式,通过这种离子形式可以提高透明质酸的水溶性,利于在食品中的应用。早在2008年,透明质酸钠就被批准作为新资源食品,但使用范围仅限于保健食品原料。去年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三新食品”公告,透明质酸钠的使用范围被扩大到饮料、糖果类等普通食品。此后,其应用前景大幅扩宽,多款含透明质酸钠产品陆续研发上市。“美容用的玻尿酸怎么可以吃了”这一话题更是跻身2021年不能错过的九大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之一。
展望2022,功能性食品原料在新食品原料中热度依旧。
截至目前,国家卫健委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新食品原料相关的批准和公开征求意见公告中,都有功能性食品原料的“身影”。
审批通过的新食品原料(2022年第1号)吡咯并喹啉醌(PQQ)二钠盐是一种新型氧化还原酶辅基,天然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人体的器官和组织之中,且多种食品中都含有微量PQQ。它可参与催化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国内外研究应用主要集中在抗氧化、保护神经细胞和促进脑和心血管健康等方面。甘蔗多酚从甘蔗中提取而来,主要特征成分为总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降低食物或饮料的血糖生成指数水平。中国台湾、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均有批准食用的依据。
公开征求意见的新食品原料阿拉伯木聚糖则是一种提取自甘蔗渣、小麦麸皮、玉米皮等禾本植物的不溶性纤维。目前它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在食品或膳食补充剂行业中,若能最终获批,相信很快能在食品领域大放光彩。
申报新食品原料,让更多的功能性食品原料拿到进入普通食品市场的“通行证”,是近年行业内一个讨论度高、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根据保健食品的相关规定,获批后,这些原料实际上也顺利获得了在保健食品中的使用依据。
功能性食品原料在申报时,需要注意原料的食用和营养属性,从多角度开展安全性和营养性的说明,而在功效性方面不应做过度强调。如可从以下几点来体现安全性:一是自身特点,明确申报物质的基本结构、理化性质、生产原料等,收集该物质安全性的研究资料或临床试验数据(包括公开数据)。二是国内外食用和使用情况,包括物质在国内外相关法规中的批准使用情况,该物质的销售情况以及含该物质的市售包装产品举例,食用历史方面的证明文件、历史记载等书籍资料。三是必要的试验报告,包括对主要成分和可能含有的天然有害物质进行充分的分析,如污染物、微生物、理化等卫生学方面的检验报告以及完整的毒理学评价报告。四是安全性评估意见,该报告也是提交新食品原料申报时的必须材料之一,需由我国有资质的风险评估技术机构基于企业提供的资料,对申报物质提出科学全面的分析评估意见并出具报告。
除了上述内容,原料的质量规格、有效的成分检测方法、稳定安全的生产工艺等也应在申请新食品原料时需要有科学研究和说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功能性原料在我国新食品原料申报中获得成功。有申报意向的企业需要准备充分的研发及安全性评估等卷宗资料,避免少走“弯路”,缩短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周期,加快促进产品在市场中的开发应用。
(声明:本文来源“营养健康产业”,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