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如何更好地理解保健食品与功能性食品
发布时间:2022/5/10 9:00:29 点击数:2575

互联网时代,有人说它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实还真不一定,在大健康领域,老百姓依然无法理解一些产品信息。打个比如:什么是保健食品?什么是功能性食品……


很多人认为,只要是以胶囊或片剂出现的产品,大家的潜意识就会认为它是“药”,但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中国大部分人都懂得品尝美食,但是他们往往只是懂好吃与不好吃,无法理解食品背后的意义。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定义,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简单分为三类,即食品包括了:纯天然而成的食物或传统可药食同源的中药,以及食品厂以食物原料为基础并辅以食品添加剂制成的产品。


当然,一个食品是否健康,主要看它选用了哪些食品原料以及食品添加剂,合适的成分配方,反而更能让食品发挥最大的作用功效。理解这一点将有助于你理解何为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


相信99%的人都无法正确地区分它们,这是导致大众在接受健康管理时盲目地相信或排斥某类产品的主要原因。许多人的健康观念产生了转变,逐渐意识到增强自身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重要性,不少消费者希望向自己的消费清单中添加一些营养保健补充剂。


然而,面对市面上众多的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等,许多消费者没有办法完全分辨其中到底有什么不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区别。


如何更好的理解保健食品与功能性食品?


其实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是一个意思,指的都是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在日本,欧美等国家,与此概念相对应的产品是膳食补充剂。(膳食补充剂是维生素、矿物质、草药和许多不同的产品。它们会以药丸、胶囊、粉末、饮料和能量棒的形式出现。)


功能性食品可为人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供特定人群选择性食用。


功能性食品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机体的功能进行积极调节,并且功能性食品无疾病治疗的功效,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也就是不具急性、亚急性、慢性危害性,具备可靠的安全性。


功能性食品具有食品属性、功能属性和非药属性,并体现为食品科学、营养学、生理学、生物工程、预防医学、生物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多学科和技术的交叉融合。


为何法律会赋予其二称号?


既然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都是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那为何法律会赋予“保健”和“功能性”的称呼?


事实上,功能性食品还允许按国标添加一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物质,例如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必须脂肪酸等营养素。我国允许功能性食品做成好吃的食品、饮品或压片糖果,但胶囊这种剂型是不允许的(国外允许做成胶囊)。


保健食品最初是从普通食品衍生过去的,不申请保健食品也能当普通食品卖(部分能做成好吃好喝的可以,但不做成糖果的片剂不行),但走法律程序后,可以得到国家的批文——蓝帽子认证。


功能性食品有功能吗?


这个问题其实就等同于问:保健食品能保健吗?法律上说的很清楚,功能性食品或保健食品可以调节人体功能,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实际上不等同于没有治疗的功能,这是一个很难讲清楚的话题。


比方说益生菌,OTC类益生菌可以在说明书上声称功效,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慢性腹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腹泻及便秘。但为什么市售的食品益生菌不能写?因为食品益生菌没有按法律程序递交文件,所以它失去了国家认可的药物标签,但食品益生菌本质上用的还是同样的益生菌,所以功效实际上是存在的!


总结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发展功能性食品,目前对其的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方面通过人体、动物实验证明产品可以发挥出某些生理调节的重要功效,另一方面明确掌握其保健功能因子的结构、含量、作用机理等等内容。


尽管我国功能性食品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公众对健康的关注、消费收入提高,功能性食品在国内市场近年来也迎来高速发展!


声明:本文来源“医药创新服务平台”,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